子宫内膜异位症概述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生长并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症状包括痛经、不孕、腹部疼痛等。其中,不孕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卵泡黄素化概述
卵泡黄素化是指在卵泡破裂后,其组织会形成黄体,黄体内可产生大量的黄体酮,黄体酮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增厚并维持怀孕,如果没有受精卵,则黄体逐渐退化,黄体酮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在B超检查中,卵泡黄素化表现为卵巢内有一个含液体和一定数量的内部回声点的囊肿。卵巢黄体囊肿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但是如果卵泡不能正常黄素化,就会导致卵巢黄体囊肿的形成。
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卵泡黄素化
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会引起卵泡黄素化,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在子宫以外的部位,卵巢上皮下、卵巢囊肿壁、阑尾、直肠等处均可出现异位灶,异位灶受到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影响会长成腺样结构,形成“虚假黄体”并产生黄体酮。由于这些“虚假黄体”产生的黄体酮不受下丘脑-垂体轴的调节,因此会导致黄体酮水平升高,从而引起卵巢黄体囊肿的形成。
B超检查结果如何判断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B超检查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检查方法,通过B超检查可以观察卵巢内部的情况,包括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增厚等。在卵泡黄素化方面,B超检查可以通过观察卵巢内部的囊肿来判断,正常卵巢黄体囊肿直径一般不超过3cm,但是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巢黄体囊肿的直径可能会更大。此外,B超检查还可以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常常会增加。
治疗方法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一般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切除异位灶及病变组织来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手术治疗对于不孕症状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的分泌,达到抑制异位灶的生长和发展,缓解症状的效果。药物治疗通常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两种方式。

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其患者往往伴有卵巢黄体囊肿的形成。在B超检查中,可以通过观察卵巢内部的囊肿来判断卵泡黄素化的情况。治疗方面,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是当前常用的治疗方式,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投诉/举报
声明:以上内容由结合试管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进行投诉